close

 

住宿

 

這次選住宿做了點小小冒險,與其住有廚房設施的民宿,我們住在家庭旅館中,主要是在找住宿時,有附帶廚房的似乎不多,而地點好又是我們選擇的重點,結果選在西班牙廣場旁邊,幸好,預測沒有錯誤,這一帶很

 

舒適,安全,去各個景點也非常中心,而且羅馬也不少平價美食,有些天數我們就自製沙拉,也可讓己多補充點綠色蔬菜

 

 

很有趣,房間也很巴洛克

 

 

 

以上所示為本文中所提到的景點,從北邊的人民廣場萬神廟約45~60 min (不停留的步程)

 

從西邊的諾沃納廣場到東邊的共和廣場,步程約 45~60 min(不停留的步程)

 

另外是大致上地鐵路線以東是往上坡地,termini (火車站點是坡上)

 

西班牙廣場與三一教堂  (地鐵:Piazza Spagne)

 

西班牙廣场(Piazza di Spagna)位于羅馬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以其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階梯而闻名。

 

十九世紀,歐洲繪畫,文學瀰漫一片浪漫主義的氣息,而義大利特別是羅馬的廢墟又特別多,藝術家音樂家們旅行旅居義大利是一大風尚,英國詩人濟慈、拜倫、雪萊等文人同樣流連於此,據說最愛流連廣場咖啡

馆;特别是位于Condotti大街上的Cafe Greco(希臘咖啡館),是羅馬最古老的咖啡馆,哥德的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就是在此處完成。廣場前巴洛克式

建築巨匠貝尼尼的父子所設計的破船喷水池

 

 

 

 

我們的旅館主人特別推薦我們附近的Pimpi提拉米蘇和VIchi 冰淇淋店 ,兩間都很有人氣,提拉米蘇有多種口味,冰淇淋我們來回去幾次,非常濃郁好吃

 

 

 

三一教堂

 

建於16世紀法國路易十二始建,外觀為文藝復興建築,內部右手邊禮拜堂的兩幅主要繪畫,是米開蘭基羅的弟子所畫,屬於矯飾主義(mannerism )時代的作品,畫面的右下角,是弟子將米開蘭基羅的肖像畫入其中

三一教堂位在階梯的上端,我們繼續沿著山上走,可以看到梵蒂岡的全景

 

 

走到盡頭有一棟雙塔樓建築是梅第緒家族的別墅,目前是羅馬的法蘭西學院所在地,是矯飾主義的建築,梅第緒家族在16世紀末在羅馬所

建,當然是為了展現家族在佛羅倫斯之外在羅馬的勢力

 

 

我們所看到的是背面,據說正面更堂皇,整個外觀就好像博物館的雕像展列,矗立了很多古羅馬時期的雕像,可惜並沒有開放參觀

 

人民廣場 (piazza di popolo)  地鐵: Flaminio

 

人民廣場是十九世紀所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中間立了一個古羅馬時代打敗埃及擄掠的戰利品方尖碑,從廣場繞上去,又是一

 

個可以鳥瞰羅馬市區的山坡區,廣場空曠開敞,周邊也充滿綠意,是很愉悅的空間

 

 

 

 

 

方尖碑之後便是兩座雙胞胎教堂雙子教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 & Santa Maria di Montesanto奇蹟聖母教堂&聖山聖母教堂雖然長得很像,但仔細分辨仍可見差異,由於左邊的建地較窄而右

 

邊的較寬,於是建築師將左邊的聖山聖母教堂圓頂做成橢圓形,將右邊的奇蹟聖母教堂圓頂做成圓形,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不搭乘地鐵的話,從西班牙廣場沿著Via del Corso往北走,也是很舒適愉快的徒步路徑(唯一徒步的名品商店街) 

 

許願池Trevi Fountain) 地鐵: Piazza Spagne 

 

是羅馬市區內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

 

 

據說許願的方法是:要背向投擲錢幣三次:第一次的會讓你如願重回羅馬 第二次會讓你在羅馬會有豔遇 第三次是你如果做慈善,會因而得到快樂,不過感覺好像有點Old Fash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FTYZnfZ4M 費里尼 甜蜜生活的經典電影中有趣的許願池片段

噴泉以海洋為主題,兩匹馬一匹溫馴,一匹狂野不羈,逞現海洋的兩面

 

Piazza Barberini巴貝尼尼廣場    地鐵:Barberini

 

人魚海神噴泉是貝尼尼的噴泉在教皇Urban VIII (厄本巴士)十七世紀延請巴洛克建築雕刻巨匠貝尼尼設計了第一個公共空間的,雕像噴泉,(之前都是私人宅邸的噴泉),之後重整修引水道,在羅馬城內設計了許許多多的雕像噴泉

這也是今日羅馬為什麼這麼多噴泉的緣由

 

 

共和國廣場(Piazza della Repubblica 地鐵: Repubblica

 

 

共和廣場地鐵出口前最知名的就是:天使與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e dei Martiri

 

這裡曾經是古羅馬最大的戴克里先公共浴場Therm di Dioclezano。總共佔地32 英畝,這個浴場從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時期(公元298年)開始興建,公元306年建成,是整個羅馬帝國中最大最奢華的浴場。

 

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受到注目,覺得十分壯闊,卻不知道能做什麼用途,歷經當時羅馬最盛名的的建築師Balmenti 也曾受教皇之請規劃成教堂,但始終沒有動工成,一直到米開蘭基羅終於動工了,1563年至1566

 

間,米開朗基羅在昔日戴克里先浴場的冷水浴室內建造了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那時他已經82歲了

 

 

米開蘭基羅所規劃建立的主要天頂部分,讓人與佛羅倫斯米開蘭建立的教堂:簡單聖潔,理性平衡的空間感

 

這座教堂的入口非常簡單,設置在浴室後部原來半圓形的位置,沒有真正的教堂正門的立面設計,而教堂內部空間卻讓人出乎意外的寬廣,呈十字形,米開蘭基羅朗基羅在教堂實現了無可比擬的建築空間序列,後來者陸

續建構教堂的兩翼小禮拜堂

 

 

 

寬廣的地板空間,有一條天文路徑,由北側的屋頂為陽光涉入的光源,設計出不同季節,時分所落的光點,另一側則是北極星的落點路徑,前者的光源很清晰可見,後者則只能想像了

堂的左右兩翼之後巴洛克時期增建有小禮拜堂。

 

2006年,波蘭裔雕刻家Igor Mitoraj為教堂做了新的青銅門及聖若翰洗者雕像

 

 

我們從教堂出來後,又環外圍繞了一大圈,後面是園區,佔地很廣,古羅馬的大理石殘跡散落草地上,大浴場的遺跡也處處可見,可看到高聳的幾層樓的浴場空間,浴場建造時間只七年,又是見證羅馬帝國的強盛與軍統式的效率

 

 

古羅馬時期的噴水池

 

 

共和廣場的正中間,同樣有一座大型石雕噴泉_仙女噴泉,而噴泉的水源正是來自戴克里先浴場的供水道。

 

萬神廟    地鐵站:Barberini

 

建基於古羅馬時代舊有的神廟,羅馬皇帝Adrian 在西元 120年二世紀所蓋,改建成萬神廟,是古羅馬時代原汁原味的,時至今日已經近兩千年,為現今保留最完整的古羅馬建築

 

 

部分的柯林住仍十分完整,可見當時工成的細緻處

 

內部空間直徑為43.3公尺,與高度同,比例完美,穹頂天井為9公尺,是唯一的採光點,第一次進入時是陰天,但光線仍然足夠明亮,光線隨著太陽位置移動改變角度,給人神聖莊嚴的感覺,穹頂內部做了五層凹格,凹格面積逐層縮小,但數量維持不變,視覺上可襯托出穹頂的巨大,給人向上伸展的感覺外,也可減輕圓頂的重量,地下有流水孔,讓落雨有個出處

 

 

這個穹頂自建成後到西元1436年之前,無出其右者是世上最大的圓頂,時至今日仍列為中間無廊柱支撐的石造建築首屈一指的建築,視為古羅馬時期建築的最高成就,對西方建築影響深遠,無數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來此取經, 圓廳加廊柱的設計能被應用在莊嚴的公共建築上,是西方古典建築的典範

 

 

 

整個半球體的建築雖然沒有廊柱支撐,但其實外圓有另一層磚牆的結構支撐整體的承重,而且從外面可以看到磚牆結構中隱藏著圓拱型的磚砌成坎入,應該也是鞏固牆體的建構方式

 

 

 

入口門廊的十六柱花崗岩的廊柱全是單一石柱,是柯林斯柱式,門廊的天頂原來是銅質,十七世紀時為教皇擷取,拿去建構現在我們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所看到的龕蓋以及防衛的大砲

外圍的圓頂原本也是鎦金的,現在剩下銅質,黃金應該也是被擷取了,如同很多古羅馬建築大理石材一樣的命運

 

西元 608年西羅馬帝國已亡,東羅馬帝國的皇帝Phocus 將這座萬神廟獻給基督教會已埋骨殉教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維克多艾曼紐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拉婓爾 的陵寢都在這裡

 

 

拉婓爾的墓龢石雕

 

從萬神廟出來,我們去側邊買了點送人的咖啡,Tazza D`oro (金杯咖啡),最實用的是,咖啡館內有可以自由出的廁所,給了不少方便

 

 

廣場前的演場人,唱“la Bohème" ,場的蠻好的, 常聽我鄰友唱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周圍的建築不少十分壯觀的宮殿豪邸   地鐵: Barberini

 

十六世紀末時,教皇Gregory 8 世,整修古羅馬的引水橋,接著教皇厄本八世,伊諾森 十世 為了讓羅馬市中心有更多公共水源,陸續建立許多公共噴泉,這也是羅馬為什麼有這麼多噴泉的緣故

 

 

廣場上有三座噴泉,這是位在北端的海神噴泉 ,由分別在十五世紀末,十七,十九世紀時陸續由Della Porta ,Della Bitta,Zappala 三位雕刻巨匠陸續完成,Zappalla 在1878年,在噴泉中央再放上海神與章魚戰鬥

的雕像,這是三座中我最喜歡的一座,周圍的小雕像活潑生動很有人味,中間的主雕像也張力十足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四河噴泉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一座,位在正中間,貝尼尼設計的,同樣是受命於教宗伊諾森十世委託設計,西元1651年,噴泉完工,代表當時已知的四條分布於四大洲的大河

 

 

 

 

摩爾人噴泉

 

廣場另一邊,同樣由Della Porta雕塑,西元1575年完工的,有四個吹海螺的摩爾人,1673年貝尼尼又加了一個與海豚角力的摩爾人 ,然在十九世紀整修時已換成複製品,真正的雕刻收藏在Borghese Galler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aojiao 的頭像
    jiaojiao

    jiaojiao巴黎民宿

    jiaoj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